一次性伸缩筷的加工流程可分为原材料处理、伸缩结构成型、消毒包装三大环节,以下是具体步骤:
一、原材料筛选与预处理
1. 材质选择:常用竹材或食品级聚(PP塑料)。竹材需选用3-4年生毛竹,塑料需符合GB4806.7食品安全标准。
2. 初加工:竹材经切割成30cm原坯后,通过高温碳化处理去除糖分,防止霉变;塑料颗粒则经注塑机高温熔融。
3. 表面处理:使用砂光机进行三次抛光(粗砂→中砂→细砂),确保表面光滑刺,末端需预留0.5mm伸缩卡槽。
二、伸缩结构精密加工
1. 分段设计:采用两节式结构,上节内径6.8mm,下节外径6.5mm,公差控制在±0.1mm。
2. 连接工艺:竹筷通过螺纹旋接技术,在衔接处车削出间距1.2mm的梯形螺纹;塑料筷采用弹性卡扣设计,注塑时同步成型限位凸点。
3. 伸缩测试:在恒温恒湿车间进行200次伸缩实验,要求阻力值稳定在0.3-0.5N·m范围内。
三、灭菌与包装
1. 消毒流程:通过臭氧+紫外线双重杀菌(浓度10ppm持续30分钟),塑料制品需额外进行EO气体灭菌。
2. 独立包装:自动包装机以食品级聚乙烯膜进行热封,每袋含筷子本体、独立纸巾及使用说明卡。
3. 质检标准:随机抽样检测菌落总数(≤100CFU/g)、邻苯二甲酸盐(≤0.1mg/kg)等12项指标。
整个生产过程需配置数控车床、自动抛光机、洁净车间等设备,竹材利用率约65%,塑料制品日产能可达5万双。近年环保趋势下,可降解PLA材料应用比例已提升至30%,但成本较传统材料高40%左右。
